SERVICE PHONE

13920192029
NEWS 新闻资讯
你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
从电子游戏中学到了哪些有用的东西?

发布时间:2025-01-25 14:25:10  点击量:

  在知乎里节选摘抄的好文,原作者叶修,分享给大家,如下:

  在游戏里可以学会很多东西,而且可以学到很深刻的东西,不仅仅是一些游戏背景的知识而已。比如有人说,玩了大航海,所以记住了很多欧洲地名,记住了一些历史年代事件等,这都太小儿科了。对于有些人,有些游戏,在命运的安排之下,可以学到的东西范围之广,程度之深,是超乎想象的。

  我在电子游戏里学到了不少东西,比如学习策略,比如人生哲学。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觉得游戏和学习策略、人生哲学,跨界太大了吧?但这是真的,经历过的人会相信,即便目前为止你还不知道我声称自己学会了什么,玩的是哪个游戏,你也会在内心中隐隐有所感触。

  不过再此之前,我们先要了解一些背景知识——究竟是哪一款游戏给了我这样深刻的领悟,居然让我从游戏中学到了学习策略和人生哲学。

  这款游戏叫做《星际争霸》1代。这是一款我玩了一辈子的游戏,深入骨髓,浸透灵魂,它影响了我的部分世界观和人生观。

  

  星际争霸1代

  今天在这里看我文章的人,如果是高中生的话,应该是没有玩过这个游戏的,但是如果你也是个游戏迷,你应该知道,这不是一个平凡的游戏,它是电子游戏史上最伟大、最经典的游戏之一。你可以从任何一个东西身上有所领悟,但是很显然,越是经典的东西才越有可能让你领悟更多。 这个游戏简单来说,就是采矿、采气(资源),造建筑,出兵,打人。农民才能采矿、采气,有了矿和气才能早建筑,有了建筑、矿和气才能出兵,有兵了才能打人。

  三个种族——人族、神族、虫族,各有不同兵种。兵有很多种,我们就不细讲了,兵种之间攻击力、防御力、移动速度、攻击频率以及魔法技能等的不同,于是有了兵种相克。兵种、地形、资源等的不同,在时间的无情流逝之下,造就了不同的战斗策略。

  

  游戏画面

  这个游戏是如何教会我学习策略,即真实世界的高手——全流程优化的威力 。

  这款游戏对我来说最大的贡献,就是修正了我的成长认知,让我知道,真正的高手是怎么来的,让我远离虚幻,认识了真实的世界。

  提到修正认知,自然要先提出一个错误的观念。这个错误的观念越普遍,影响越大,对你负面作用越严重,这种认知修正才会越有价值。 这个错误的认知,我称为——“秘籍型”认知。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,什么叫做秘籍型认知。

  我这一代长大的人,深受金庸和各类武侠小说的影响。这种影响也是深入骨髓,不经意间就塑造了部分世界观人生观的。在金庸的小说中,经常有这种情节:一个人掉进山洞、悬崖、湖底等地方,偶然捡到一本秘籍,学会以后,突然就轻松变成王者,大杀四方。

  比如段誉,掉进湖底,捡了凌波微步秘籍(还顺便吃了两个奇毒无比的小动物,百毒不侵了);令狐冲,碰到风清扬,学会了独孤九剑,天下无敌;杨过,碰到一只大鸟,莫名巧妙学会玄铁剑法。类似例子还有天多,大家自行脑补 实际上,这种秘籍型的思维不是我这代人的特性,而是一种跨时代的通性。不仅我这代人深度浸染,新生代的90后、00后也一样。不过在他们这里,可能不是金庸的武侠,而是修仙玄幻穿越,或者其他东西。比如穿越到哪个朝代去,一醒来身边只有一条狗,秘籍全靠捡…… 总的来讲,这种秘籍型思维就是指,以为得到一种特定的方法、技巧和秘籍,突然就能够功力大增,解决一切问题了。

  

  段誉

  这种思维方式最可怕的地方就是,它有一部分是正确的。 有时候,一些特定的方法真的是太管用了,一定时间内确实可以一招鲜吃遍天,让人短时间内感到无比的兴奋——尽管长期来看,这种对单一方法的依赖会让人丧失成长。 这就像诈骗一样,一看就离谱的东西很容易识破,半真半假的东西才最具有欺骗性。

  我最初玩星际争霸的时候是初一暑假。那时候我的水平还很低——我们周围的同学水平都很低。不可避免的,我们这群同学都有一种天然的秘籍型思维——我打不赢你,是因为你掌握了某种密集。

  比如今天,我新学了一个秘籍——隐刀强行砍炮台,然后拆你基地。因为隐刀是隐性的,而你只早期有炮台才能反隐型,其他兵都不能,所以把你炮台砍掉之后,你就死定了。 好了,这个战术在一群低水平的玩家当中真的很管用,一学会,短时间内就可以大杀四方了。直到别人学会如何应付:多造几个炮台,或者快速造移动反隐形兵种。

  

  隐刀看不见的屠杀

  但是没关系,你再去学一个新的秘籍就好了。比如,开局在你家矿区后面强行造炮台(神族战术);地图中间野兵营(神族/人族战术);趁你不注意在你矿后高地强行驾坦克(人族战术);lucker(一种群伤兵种)强行hold住,取消自动攻击打埋伏(虫族战术)。

  等我已经掌握了足够多的战术的时候,我在本班内已经排名数一数二了,那些教我打星际,带我入门的同学,已经被我随便虐菜了,年级里只有一个人的水平比我略高那么一点点而已。我觉得我很厉害了。

  直到初三上学期有一天,我第一次接触到一个新东西——职业选手比赛录像。这是一个新世界的大门,在星际的世界里,我不再封闭于学校内的小圈子,而是看到了真正的高手是什么样子。

  我震惊了,发现原来职业选手的水平与我居然有如此大的差距!比如,我要20分钟才能做出来的人口,人家12-14分钟就造出来了——这还是在与另外一名职业选手(而非菜鸟)对战的情况下!

  看了一段时间以后(这一段时间很长,有好几年,是一个渐进的过程),我逐步发现,我对于星际这个游戏的理解完全错误了,真正的高手与低手的差别,根本就不是某一个武功秘籍和新奇战术,而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——全流程优化。

  我看多了真正的职业选手录像,发现专业和业余的差距,从游戏的第一秒钟开始体现,到最后一秒结束,中间是逐步拉大的。

  开局采矿阶段。开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分配农民(也称作矿工)采矿,并且利用初始的50元钱,在基地里制造一个农民。开局有4个农民,要分配到4个矿上去效率才是最高的。但是这种分配,涉及到鼠标左键精确的框选4次,右键准确点击4次,还要再点击基地,然后点击制造农民一次。一共是10个操作!

  

  开局的细节

  这10个操作,一般要在1-1.5秒内完成,否则就无法完美分配好。我一般无法完成,一般只能分配出去3个,剩下一个农民会和其他的重叠在一起,拖低效率。而职业选手自然是都可以分开的。

  很长时间以来,我一直都认为这个瑕疵是无所谓的,顶多少了8元钱而已——一个非常小的数字。随便一个建筑、一个兵都是100元以上,这8元钱又有多少影响呢?这里,我比职业选手慢了0.5秒——仅仅是0.5秒而已。

  接着是开局造人口阶段。想要造农民和兵,是需要一个建筑来支持人口数量的。一般来说,是在8个农民以后开始造人口,早了没有必要,晚了就会耽误农民的制造速度。由于这个建筑需要农民来建造,所以需要把农民从矿区里拖出来,走到地图上的某个地方去,少则2、3秒,多则8-10秒。 这几秒钟的时间,我这种普通人是不那么精确确定,所以最后的结果是,有时候早了,7.5人口就造下了;有时候晚了,8.5人口的时候才造下。

  由于没能精确的卡在8人口做建筑,等到造第10个农民的时候,会有些影响——我会比职业选手慢2-3秒。你看,一盘20分钟左右的游戏,这里只慢了2秒,根本没什么差距。

  再下面是探路阶段。我不知道敌人在地图的哪里,敌人也不知道我,所以我们都需要探路——一般是用农民探路。职业人口在探路完一个点位后,会一秒不停的转去下一个点位探路;而我这种业余的就不稳定了,可能要停2、3秒,也有可能停10秒。但是也不多啊,探路而已,又不影响兵力和采矿的经济。

  接着是造科技建筑。类似的,比如某个建筑,职业选手经过多次实验,确认18人口的时候造下去总体效果最好,而我没有精确试验过,凭着感觉造的,有时候16人口,有时候20人口。15秒的差距出来了。

  后面都是类似,开分基地阶段,三基地阶段,出隐形/反隐形阶段,升级攻击力阶段,空投骚扰阶段,等等,所有阶段都比职业选手差了那么一点点而已,真的,只有一点点。可是整盘比赛下来,巨大的差距就这么赤裸裸的躺在你面线,犹如NBA吊打小学篮球队一样。

  我对这个结果久久不能接受,因为与我原来的认知差距太大了。我一直以为,职业选手厉害是因为有很多特殊的战术技巧,很多秘籍,比如地图中间野兵营,双线骚扰空投闪电兵等等,或者某些我没见过的,他们自己研发的新战术。但现在却发现,这些战术根本不重要!

  这是一种特殊的“不重要”。说不重要,其实很多比赛就是因为这些战术而取胜的;但要说重要,这些战术那个职业选手不知道?对人家来说,都是常识了。

  问题在于,为什么同样的战术,有些人用起来厉害,有些人用起来很菜?职业选手可以运输机空投闪电兵杀农民(一种大范围杀伤的魔法兵),我去空投闪电兵却只能看运气——别人恰好没发现——否则就血本无归?

  

  闪电兵技能

  很久以后我才逐渐接受了这一点,职业选手度厉害,不是因为某种奇特秘籍,而是因为,他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得很好,这种细微的优势积累起来,会在某个环节上显现出巨大的威力——而我们只看到这一个环节的威力,没注意到之前的积累。 换句话说,真正的威力,来源于全流程优化。

  这个认知,看起来很简单,但是要深刻领悟下来,真的不容易。今年暑期培训课程,我给一群高中生讲学习的策略,就提到了类似的意思——很多人不能真正理解。这些学生,之前都看了我的知乎和微信公众号(学习策略师),有些人对我那些写结构化思维的文章非常的痴迷,认为学习的全部秘密都在于做好结构化思维;有些痴迷于批判性思维,认为只有做好批判性思维才能学好语文尤其是作文;还有的对我精力管理的文章格外重视,认为这才是一切学习的根基…… 这些东西当然都很重要,就像星际争霸中的各种战术一样,但是他们必须在全流程优化的大框架下统筹起来,才能发挥真正的优势。

  在学习的流程中,大致是:预习——上课——练习——复习——小测验——错题——综合复习。 这一系列流程。如果你想成为顶级高手,你需要在这全流程中都使用合适的策略才行,而不是仅仅在复习的时候做一个结构化,或者在练习的时候来一个费曼技巧——这些单一环节的策略作用虽然有,但都是有限的。

  每个环节上,你使用的策略导致的结果,可能并没有那么显著,有些环节也许就是提高了10%-15%的效率而已?你是感觉不出来的,好比一道题,你原来10分钟做出来,现在9分钟做出来,你会有强烈的“我进步了!”的感觉吗?没有! 可是在所有环节上,你都能比一般人高出10%,7个环节,1.1^7=1.95, 就已经接近翻倍了! 这就是全流程优化的威力。越复杂的、流程环节越多的东西,全流程优化的威力就越大。

  当然,我当时并不能如此清晰的想出这个结论,甚至叫不出“全流程优化”这个名字。但是这种意识已经慢慢的种下了,并潜移默化着。现在回顾起来,两年以后我上高中时,学习的方式就已经有点全流程优化的感觉了。虽然那时后各种技术手段,即具体的学习策略都还很落后,但是全流程的框架已经出来了。

  这个道理,对于很多即时战略游戏都是通用的,帝国时代,红色警戒,war3等。只是星际争霸,由于它的设计特性,感觉更强烈一些而已。

  今天的你们,或许不会再去玩星际争霸了,但是全流程优化的概念,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,并深刻理解。不管是学习,还是企业运营,还是个人发展,都是如此。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金年会孵化园区  电话:020-66889888 手机:13920192029
Copyright © 2019-2029 金年会网站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:粤ICP备201920239号